星腾伟业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宣城旌德星腾伟业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拥有一支经验丰富、技术创新的专业【无缝钢管】研发团队。优质创新、诚信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是宣城旌德星腾伟业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持续发展的永恒目标。
1 压力冲孔
压力冲孔是将加热的方坯或波浪形钢锭装入圆形模中,然后用压力机驱动冲头在管坯中心部分冲出内孔。一般所冲内孔的面积相当或稍大于坯料与圆形模的间隙,因而变形量很小,延伸系数一般不超过1.1。
2 推轧穿孔
推轧穿孔可以看成是压力冲孔的一种改进形式,即把压力冲孔时的固定圆模改成带圆形孔型的1对轧辊,轧辊由电机驱动。当轧辊旋转将管坯咬入孔型并轧制时,固定在孔型中心位置的冲头便将其穿透成中空的毛管。为了推动轧制,在坯料的尾端需增加一个后推力,因此叫做推轧穿孔。
推轧穿孔是在当时圆连铸工艺尚不成熟,需采用方连铸坯进行穿孔轧管的一种方法,虽然比压力冲孔有了较大改进,但变形量仍然小,所以毛管短且厚,尤其容易产生较大的壁厚不均。因此,在穿孔之后,需要设置斜轧延伸机,以减薄毛管壁厚及延伸毛管长度,并减小毛管壁厚不均程度,但随着圆连铸坯工艺日臻成熟,该方式已逐渐被斜轧穿孔取代。
3 斜轧穿孔
斜轧穿孔是基于圆管坯被2个相互倾斜同向旋转的轧辊咬入并螺旋前进,通过由轧辊、导板(或导辊、导盘)和顶头所构成的孔型将管坯穿成中空的毛管。
实际上,圆管坯被轧辊咬入、旋转并压缩变形螺旋前进,在与顶头接触前,管坯的中心区在拉、压应力反复作用下的塑性变形逐渐发展成疏松,随着疏松的逐渐加重将导致中心破裂而形成“孔腔”(又称“横锻效应”)。因此,需将顶头前端调整在管坯出现疏松而未形成“孔腔”的位置,此时穿孔力能消耗低,工具磨损少,穿出的毛管质量好。如果管坯在已形成“孔腔”后才与顶头接触变形,则很容易在毛管的内孔形成“内折”。
二辊斜轧穿孔是德国曼内斯曼兄弟于1885年发明,并经后人的多次改进与完善,发展至今,斜轧穿孔已成为热轧无缝钢管生产主要的穿孔方式。
斜轧穿孔机的类型:斜轧穿孔机按轧辊数目可分为二辊斜轧穿孔机和三辊斜轧穿孔机。
三辊斜轧穿孔机由于孔型封闭性差,穿孔薄壁管时容易形成尾三角,因而仅局限于生产中厚壁钢管的机组中,如三辊轧机。
二辊斜轧穿孔机按轧辊形状可分为盘式穿孔机、锥形辊穿孔机和桶式或曼式穿孔机。其区别在于其轧辊轴线与轧制中心线的倾角不同,由此造成在变形运动学上的较大差异。
导板、导辊和导盘都是二辊穿孔机的导向装置,其中导板为固定,导辊为隋辊,导盘由马达驱动旋转。它们不仅对穿孔毛管变形过程起到导向,保持毛管中心及轧制稳定的作用,同时也起到限制毛管横向变形的作用。导板、导辊和导盘与轧辊顶头一起组成封闭性穿孔孔型。
1. 再结晶及其对组织性能的影响1. 再结晶过程
变形后的金属在较高温度加热时,由于原子扩散能力增大,被拉长(或压扁)、破碎的晶粒通过重新生核、长大变成新的均匀、细小的等轴晶。这个过程称为再结晶。变形金属进行再结晶后,金属的强度和硬度明显降低,而塑性和韧性大大提高,加工硬化现象被,此时内应力全部消失,物理、化学性能基本上恢复到变形以前的水平。再结晶生成的新的晶粒的晶格类型与变形前、变形后的晶格类型均一样。
2. 再结晶温度
变形后的金属发生再结晶的温度是一个温度范围,并非某一恒定温度。一般所说的再结晶温度指的是 再结晶温度(T再), 通常用经大变形量(70%以上)的冷塑性变形的金属,经一小时加热后能完全再结晶的 温度来表示。 再结晶温度与该金属的熔点有如下关系:
T再=(0.35~0.4)T熔点
式中的温度单位为 温度(K)。 再结晶温度与下列因素有关:
(1)预先变形度 金属再结晶前塑性变形的相对变形量称为预先变形度。预先变形度越大, 金属的晶体缺陷就越多, 组织越不稳定, 再结晶温度也就越低。当预先变形度达到一定大小后, 金属的 再结晶温度趋于某一稳定值。
(2)金属的熔点 熔点越高, 再结晶温度也就越高。
(3)杂质和合金元素 由于杂质和合金元素特别是高熔点元素, 阻碍原子扩散和晶界迁移, 可显著提高 再结晶温度。如高纯度铝(99.999%)的 再结晶温度为80 ℃, 而工业纯铝(99.0%)的 再结晶温度提高到了290 ℃。
(4)加热速度和保温时间 再结晶是一个扩散过程, 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提高加热速度会使再结晶在较高温度下发生, 而保温时间越长, 再结晶温度越低。
有一些知识,在外界是冷门,在车间却是常识。这些常识连书本上也难以找到。身为行机加人的你,能看懂几个?欢迎留言分享!
1、"一毫米"在机械行业是个相当大的尺度,甚至在整个制造业都是。如果哪天在电视上看到类似于“到毫米级”之类的广告词,记得把这家公司拉黑。
2、"自动化"不等于"机器人化",会使用机器人的通常只是自动化流水线的一小部分。为什么?因为没有必要。
3、机器人极少直接用于加工工序,尤其是金属切削。因为切削金属的反作用力能把大多数机器人的手臂给撅了,去毛刺这种细活除外。
5、淬(cui)火,行业内日常口语一般用“蘸火”,因为是为了和“退火”区分。在钢厂车间里声音嘈杂,其实很难分清淬火和退火。至于为什么叫这个读音,其实跟淬火的实际操作有关,实际上是拿热工件蘸一下介质,所以才被叫做“蘸火”,不过也有人说是因为避讳“脆”而改的。
6、这两年看着秒天秒地的人工智能,在实际的量产中大多暂时还只能处理处理生产数据。
7、3D打印(快速成型)是一项实际产生于30多年前,然后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媒体挖出来的技术。这项技术现阶段的进步基本取决于材料学的进步。
8、很少有机器做出来以后能一丝不差地按照设计的样子工作,这种时候就需要现场调试。
9、这行干久了真的能不拿尺量就一眼看出来手里的螺栓规格长度,还有用多大扳手。
10、“光”是指的是“精”、“ 一次”。例如“光刀”是指“精车的刀”,“光一刀”是指“精车 一刀”。“光一下”的范围可太广了,“精磨”“精铣”“精车”等等,泛指 一次,要求精度较高。“光活”,精加工工件表面,使之光洁度提高。
11、南北方对于粗加工的叫法不一样,南方叫“开粗”;东北叫“拉荒”。
12、挑螺纹,挑扣:车螺纹。
13、套扣:扳牙套螺纹。
14、闷火:回火。
15、梢(shào):锥度,斜度,指工件一头大一头小,一般人让间都读成了[ shāo ] 。
16、朴:形位精度不合格,如板子不平,圆盘不圆,回转摆动,同轴度不好。
17、紫色(发音shai):钳工用来涂抹工件表面,以方便划线的颜料。
18、勒刀:因为挤压变形,刀具塑变不能切削了,一般多指铣刀。
19、打刀:刀具崩裂,碎断。
20、崴(瓦)刀:刀具扎入工件,使工件缺损。
21、勒:用硬质合金刀具高转速精加工,因为这时的切削是挤压加工,所以称为勒,一般说的时候它只是一个动词,前后要有适当的语言环境搭配,比如:这个活用合金刀勒一下就光了。
22、道:0.01毫米,东北。
23、丝:0.01毫米,南方。
24、个:毫米,比如10毫米就称10个,例如:这个活还有10个量。
25、铣子:铰刀,不过这么说的似乎比较少。
26、风铣子:风砂轮上安装的类似铣刀的旋转刀具,钳工用。
27、弯尺:直角尺。
若发现该信息存在不合理、违法、违规、侵权等情形,可向我们提供相关证据,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
发布时间:2024-07-15 01:32:38 技术支持:k257.com